15707
畏难情绪是指遇到困难想找借口或者理由逃避、拖延的情绪,孩子出现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上。那么孩子有畏难情绪的原因和解决方式。下面我们就为各位家长具体分析一下吧。
孩子有畏难情绪的原因
1.拒绝接受孩子的畏难情绪
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发脾气或拒绝尝试时,我们大人也会有情绪产生,自然也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就更不愿意去尝试了。
2.给孩子的行为下结论
老人看到孩子把奶粉洒到奶瓶外面,通常接下来会告诉孩子,“你看你把奶粉都洒到外面了,还是不要做了,我来弄吧。”
其实很多家长都非常想知道“孩子畏难情绪存在的原因及整改措施”,因为孩子一旦有了为难情绪之后家长很紧张,近期是很难想到正确的教育方式的。并且孩子出现畏难情绪很大程度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就能难解决这个问题了。
孩子畏难情绪存在的原因
1.孩子害怕出错
有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所以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他就不想去做了。因为他没有把握做对,担心自己会做错。这种孩子主要是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去尝试。
2.依赖心太强
这些孩子普遍比较胆小,依赖心理强,所以一遇到难题,就会去逃避,依赖父母给他讲解,或者需要父母陪在他身边,他才能定下心来做。
我们都指导孩子畏难情绪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会使孩子的学习没有进步甚至退步,使孩子不敢面对困难,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既然畏难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个孩子畏难情绪原因分析吧。
孩子畏难情绪原因分析
1.家长的溺爱教育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父母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总是想要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庇护中成长。
这种溺爱的教育方式,最后让孩子形成“畏难情绪”,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解决,只会在原地放弃,或者逃避,因为他们并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暴力教育
我们都知道情绪有很多种,好的情绪可以带动孩子一整天,但是坏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所以当孩子有坏情绪时,我们要引导孩子把这些坏情绪发泄出来。那么孩子有什么方式可以发泄情绪?
孩子有什么方式可以发泄情绪
1.发脾气
孩子常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对遭受不平或侵犯的不满,也会通过尖叫、哭泣、跺脚、踢腿的方式,把炽热而充满攻击性的愤怒能量发泄出去。而当孩子脾气发作完毕之后,他又重新变成了天真可爱的孩子。
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许他这么做-当然,也要确保孩子能用安全的方式。你可以为他设置一个“安全角落”,让他可以在那里安全地发泄情绪。
2.让孩子哭
孩子小时候我们就教育孩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当困难真的发生在眼前,孩子却总是退缩的时候,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那么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怎么办呢?我们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呢?
孩子有畏难情绪怎么办
1.用鼓励消除畏难情绪
畏难,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恐惧。他在怕什么呢?那就是家长。因为家长的吼、催、打、骂、控制,让孩子变得不相信家长,同时也会害怕家长。他害怕自己被骂、被打。这种恐惧心理也会影响孩子的效率。
尤其是那些控制型的家长,一旦孩子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想打他骂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更加地害怕。在害怕的过程中,他慢慢地就不敢写了,就想着逃避,想脱离家长的控制。
所以,想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对家长的恐惧和不信任。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你一定要多跟孩子说:“你是相信他的,这个事情并不难,你是可以做好的。”
孩子厌学我们应该这样正确引导,首先要找到孩子厌学的根源,比如厌学的根源是因为家长给的压力过大或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过大,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所以他从心里开始抵触学习,那我们就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平衡竞争的心里因素。
如何解决孩子厌学情绪
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学习负担。
有的家长经常课后给孩子补课,或者给孩子买各种复习资料,让孩子拼命刷题提高成绩。其实刷题不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好方法。相反,刷题会增加孩子的学业负担,反而会让孩子厌学。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每个孩子擅长的方面也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学霸,他的潜力可能在其他方面还未能被挖掘。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孩子,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否则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绝望和崩溃。
首先不能打骂,要理解孩子,跟孩子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也逃过课,但是事后觉得那样做对自己很不负责任,落下的课还要花时间补回来,还要接受老师的指责或惩罚,代价太大,不值得。
孩子逃课家长的最佳解决方式
第一点:澄清孩子厌学、逃学的原因。
首先找到孩子逃学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假设是爸爸妈妈的原因,爸爸妈妈自己要加以检讨或改正。
第二点:和教师多沟通,一同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
假设孩子对校园发生厌恶感,家长就要和教师多沟通,让教师也从侧面给孩子以关爱,让孩子感到温暖,让孩子渐渐变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