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在硬式考试的大环境下,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却总是被忽略。特别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孩子开始变的脾气暴躁,甚至与父母对着干,那么孩子叛逆是父母的原因吗?
孩子叛逆是父母的原因吗
孩子叛逆和父母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叛逆并不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往往是幼年时期,家庭教育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取决于孩子小时候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有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叛逆父母怎么办
1、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家长在平时应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孩子沟通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态度过于强硬,避免以硬制硬,也不能够强制执行来解决问题,鼓励和奖励孩子,逐渐改善孩子的叛逆心理。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没有做好榜样和引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从父母身上学到不好的习惯,出现叛逆的行为。
孩子叛逆父母的原因
1、家长的忽视
一些家长原本他们就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再加上孩子平时给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使得他们并不喜欢和孩子进行过多的沟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家长的冷落而心灰意冷。
2、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
在家长被孩子的叛逆行为顶撞的心烦意乱时,是不是都想过一个想法,不管了让孩子自己呆着去吧。但心情平静下来后,家长又开始忍不住的为孩子操劳起来。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可能哪一步没有做好,孩子就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叛逆了,那孩子叛逆不尊重父母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叛逆不尊重父母的原因
1、孩子犯错后先训斥孩子
当家长发现孩子某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家长不去了解事情的缘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责骂孩子,家长这样很容易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也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2、孩子受委屈后先训斥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家长眼中天然的有一种受害者有罪论,当家长看到孩子向家长倾诉委屈时,先是训斥孩子无能。或是孩子收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回来告诉家长,家长会问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其他同学就直欺负你这种话。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二次伤害,慢慢失去对父母的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成人了,想表现出成人应该有的样子。在心理渴望父母把他看作大人,不再像以前一样管着他。但是他思想还是幼稚的,盲目的。这就是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叛逆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孩子叛逆的基本原因有三个方面:
1、家长受到传统思想影响。一部分家长还是沿袭了权威的家教模式,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可以有自主意识要绝对的服从自己,事实上这种思想很容易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相对之下孩子的某些行为或思想也会受到抑制。
2、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特别的学业上,通常会有点儿急于求成,这种情况下家长很容易采取不正当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孩子的一些正常需求,导致孩子由于压力和紧张形成的叛逆。
3、亲子之间的沟通。中国的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都是缺乏沟通的,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使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叛逆现象,一是可能孩子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二是可能他们想要用这个叛逆来证明自己长大了。
父母与家人针对孩子的性格摸索出合适的教育方式,慢慢引导和开导孩子,让孩子慢慢的往正确的道路前进,家人对孩子要有耐心,千万不能心急。
孩子叛逆打父母怎么办家长该如何处理
1、树立起家长的榜样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榜样的力量没有树立起来,在孩子眼里就没有威严感,才会出现打父母的现象,所以,报警是给家长立威,让孩子认识到他是社会的一份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他还是公民,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他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
2、必要时棍棒教育
可能有些人不建议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是对于一些情况,用严厉的方式来立规矩或许真的有用,该沟通时要好好沟通,原则问题一定不能退让,即便需要用“棍棒”解决,也在所不惜。毕竟,在家里他还是孩子,打也有尺度,一旦步入社会,没有人还会让着他,到时候吃的亏,后的悔会更大。
大多数孩子在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出现叛逆期。这时候的孩子比较难以管教,比较自我。通常和家长意见不同,甚至还要烦家长。作为父母,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细心的体会他的感受,然后用更亲切的语言来了解他的情况和他交心,交朋友。经过多方努力,他的叛逆期很快的就会过去的。
父母怎样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1、沟通:家长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等;
2、接纳孩子:需要做到信任孩子,不拿孩子与别人比较,学会换位思考,减少对孩子的评价,尊重孩子和父母的差异,承认自己作为父母可以被说服;
3、帮助孩子:做学习型的父母,为孩子以身作则,告诉孩子自己随时愿意提供帮助,在孩子求助时要平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供自己的资源和帮助;
4、保持平和心态: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不要用暴力来压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如果一味责备或打骂,可能导致情况更加糟糕;
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站位不同,思维不同,理念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和孩子存在着年代感有代沟。那么家长就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懂得尊重理解,敞开心扉推心置腹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走进他的心里,朋友式的相处,才能心与心之间零距离的交流。
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原因
被评价
孩子以前对父母说话时,总是被评价,很多时候是负面评价,不容反驳的那种。本来孩子只陈述事实、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想到父母一通评价,孩子心里堵的一塌糊,时间长了就不沟通了。
被命令
父母喜欢说:“你应该…”、“你不应该…”、“你必须…”、“你…”。孩子没有寻求帮助和建议,父母自以为是的提供建议,并且用命令的口气。大部分时候孩子只是叙述一件事的经过,或者为了说话而说话,并没有求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