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玩一会可以,但不能长时间玩手机,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疲劳,视力下降。会产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对小孩的成长不利,大家要注意。
小孩可不可以玩手机
现在父母不想让孩子玩手机,一是怕伤害孩子眼睛,二是担心孩子会“上瘾”。国外研究发现,和从小没有使用过电子产品的小朋友相比,使用电子产品的小朋友在对手指的控制力、反应能力等方面都更加优秀,可见玩手机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而且每个人都没办法避免接触手机,与其让孩子一直拿不到手机,等拿到了之后不撒手或者偷偷摸摸地玩,还不如让他玩手机,并且定好规矩。
首先,父母应该规定玩手机的时间,比如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如果超过半个小时第二天就不能玩了。并且严格执行这项规定,不能因为孩子不高兴就任他玩。如果每天只玩半个小时手机,对眼睛也没有什么伤害,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近视。
其次,父母可以筛选给孩子看的内容,小一点宝宝可以看个适合儿童的动画片,大一点的可以看点益智的。不要完全禁止,粗暴的断定孩子就不能玩手机,这样反而过犹不及。
再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要做好表率,不要回到家当着孩子的面一直刷手机。可以带孩子做游戏,看书,画画等。让孩子生活丰富起来,孩子会觉得好多事情原来都比玩手机好玩多了,自然就不会只想着玩手机了。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玩手机
1、父母的“以身作则”
罗曼罗兰说过:“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但是榜样也有好有坏。我们经常见到有的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拿着一个手机在不停刷,一方面给了孩子误解,这个东西里面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另一方面是爸爸妈妈都这么喜欢,那么它应该是个好东西。因此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
2、孩子缺乏自制力
人天生都是喜欢有趣的事物。尤其是手机游戏或者短视频专门针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时长、内容的设计,看似很短一集或者一局,但是充满了让你不断玩儿下去的诱惑。成人都难以抵挡这种吸引,更何况年幼的儿童。
3、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给孩子用手机其实也是一种管理,管理的是孩子的时间和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和契约精神。但是管理机制要能有效的实行,需要父母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孩子的心理,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办法。很多父母要么没有意识到这点,要么只会简单粗暴地定一个玩儿的时间,结果孩子又不愿意遵守这种时间,最后又是一场冲突。
孩子玩手机的坏处有哪些
第一是:对视力的影响。眼睛长时间受到手机光线的照射,而且手机屏幕小字体小,容易导致眼睛疲劳,长期这样子下去,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
第二是:影响学习。由于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力,手机的用途往往是用在玩游戏等不利于学习的方面,不自律的孩子玩手机时间长了,甚至会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和生活。
第三是:浪费金钱,很多孩子玩游戏都会给游戏充值,有的甚至数额巨大,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因为玩游戏,用家长的银行卡巨额消费的新闻。
第四是:容易受骗,盲目攀比。手机行骗屡禁不止,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则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